职教动态

三明学院:“承致用基因 育双创新人”

时间:2018-11-14 9:26:52  作者:未知  来源:三明学院  查看:1841  评论:0
内容摘要:团体社员三明学院获评“2018年度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教育部专家组高度评价学院坚持“贴近地方产业实际、贴近人才培养实际、贴近学校建设实际”、办强应用校的工作思路与做法,认为具有全国示范意义。9月28日,《福建日报》以《三明学院:承致用基因 育双创新人》为题,深入报道了三明学院创新创业工作。
  2018年,三明学院入选“2018年度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福建省2018年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作为一所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省内山区的地方高校,三明学院是如何脱颖而出呢?
  2015年,我国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成为时代需要,各大高校纷纷开始组建创业学院,全面系统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
  同一起跑线,谁能瞄准目标快速整合资源,谁就能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率先取得成绩。近年来,三明学院率先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创造性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向协同,其传承“百年致用、闽师之源”的创业基因,主张“学以致用”“通经致用”,以“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为办学定位,摸索实践出课程教育、实践活动、服务指导、文化引领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造“产业伙伴”“地方智库”“人才高地”。三明学院先后获批“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全国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获评“福建省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
  其实践,正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典范。

  “制度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为学校转型发展突破口”
  三明学院,传承1873年致用书院“经世致用”办学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百年致用、闽师之源”创新创业基因。一直以来,“会应用、有后劲、好就业、能创业”,都是三明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从2011年开始,三明学院把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学校重点工程,进行课程体系、考核方式等改革,出台《三明学院关于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的意见》《三明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从顶层设计,规范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制度和策略。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符合自身办学定位的内涵发展之路,并明确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培养产业人才、师范人才、双创人才。”三明学院校长刘健介绍,为此,“一心双环”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出炉。据介绍,“一心双环”即以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中心,以教务处为内环,以学工处、团委、招生与就业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等相关机构为外环,面向全体本科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2014年12月,三明学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双组长的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划拨100万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经费。作为配套政策,三明学院还先后出台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创业导师工作条例、工作考评办法等制度,从教学管理、学分认证、学业考核评价、教师与创业者的奖励激励等方面逐步完善制度和实施细则。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一心双环”工作机制被理顺——以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为中心,创新创业核心驱动、“内环”聚能、“外环”发力,“一心双环”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高速运转,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始终。
  “我们的思路是充分把国家战略、地方需求、人才培养、学校特色有机统一起来,把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因融入大学管理和教学全过程,构建有特色高水平的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的人才培养格局,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三明学院党委书记兰明尚说。

  “双创赋能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正齐头并进”
  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离不开优质坚实的教师队伍。“一心双环”工作机制建立后,三明学院逐渐形成专业群、产业学院、项目驱动创新班和应用型教学团队“四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创新创业教学团队的打造,成为重要目标。
  三明学院校长刘健表示,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一课双师”制为抓手,三明学院正打造优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如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引导他们成为具有专业知识、了解产业发展、掌握创新创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几年来努力,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近10期校内创新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选送近200位教师参加******、省级创新创业课程师资培训。三明学院现有专兼职创新创业课程教师23人,同时依托校友会平台建立校友创业联盟,数百名校友为大学生提供指导帮助。
  有了优质的教师队伍做支撑,三明学院着手建立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创新创业“三原色”课程体系,开设《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等27门课程,通过创新训练、竞赛孵化和创业实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相融合。
  “我们率先响应、认真落实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第一课堂、融入所有专业。”三明学院教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近三年来,三明学院共22141人次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获得省部级奖项905项,居省内前列。
  位于三明学院校内的2400平方米的商业街,建成总计3.59万平方米的“一园三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大学生创业实训实践提供有力保障。2018年,三明学院还与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开展全方位合作,引入创新创业导师、课程、风投基金,开展培训班、线上课程、项目孵化、竞赛指导,共开展训练营9期,覆盖师生近千人。

  “服务地方让学生双创能力培养与地方发展同步”
  “面向福建,三明优先”,是三明学院明确提出的发展战略。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服务地方发展,三明学院与地方政府、企业联系紧密。“我们将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拓展创新创业资源,构建创新创业平台,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实现与地方服务发展相融合。”刘健说。
  项目驱动创新班,便是这种融合的典范。“我们以专业群、产业学院为基础,以一个或多个与地方产业关联的项目为载体组建项目驱动创新班。”刘健介绍,创新班面向特定的“服务域”,以项目驱动等落实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定位,改变以学科专业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由校企双方共同设立项目课程,通过项目体验、课程植入等模式协同改善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真正解决产教融合落地难题,实现校企双赢。目前,三明学院开设项目驱动创新班已达35个,参与学生人数超过1600人,几乎覆盖所有专业,占毕业班学生人数接近50%。
  服务地方发展,还体现在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上。在三明学院海峡动漫学院,建成的“设计+服务三农”省级众创空间,创立“设计+”服务三农项目,空间的师生们通过走进田间地头,通过设计为大米、苦菜、萝卜、茶叶等农产品创造更高的附加值,为山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准服务。该空间先后有400多名学生为21个乡村设计了以产业结构为支撑的系列产品体系。
  此外,三明学院还承接了三明市政府委托的市电子商务创业培训中心暨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营运任务,并以此作为学校的教学实践平台,在项目孵化、技能培训方面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三明市创建全国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的重要支撑。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兰明尚说,“教育部专家组对我们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贴近地方产业实际、贴近人才培养实际、贴近学校建设实际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百年致用,开放共享,精准定位,今后,三明学院将继续努力,培育更多的致用大才、双创新人。”



三明市中华职业教育社    闽ICP备11006013号 

  Email: smzjs@126.com   Powered by oneti.cn V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