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农村建设需要看县级电大在农村终身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欢迎光临三明中华职教社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三明中华职教社 >> 文章 >> 理论研究 >> 职教论坛 >> [专题]理论研究 >> 正文  
  从新农村建设需要看县级电大在农村终身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从新农村建设需要看县级电大在农村终身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作者:曹振麟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202    更新时间:2010-9-17    文章录入:smzjs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过程过程中,我国成人教育为全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社会发展对成人教育的需求日趋迫切,加强和发展成人教育不仅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人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大好形势下,作为农村成人高等教育主力军的县级电大,应如何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实施农村终身教育中,为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广大基层电大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终身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重大

  1、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高度出发,向全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崭新课题,摆到了全党全国人民面前,作出了全面的部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和谐社会从最理想的角度来说,是社会各个要素、各个构成个体都能够相互匹配和相互兼容。社会要和谐,农村又是基础。因为中国的现代化的实现在于农村的现代化的实现,而内需的提升更是需要农村这个大市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键看“三农”问题解决的如何。一定意义上讲,农民富则中国富,农村和农业发展则中国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就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新农村建设需要终身教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而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使生产结构更加科学性,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培养好新型农民,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之成为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公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就要对农民的精神和文化世界进行行之有效的系统重建,引导他们学习文化、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养成卫生、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改善,形成文明乡风。要做到这些,发展义务教育是基础,培训农民技能是重点,提高农民思想品德修养是灵魂。而这一切又都需要终身教育来完成。

  二、县级电大是农村终身教育的骨干力量

  1、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终身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以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和。它包括教育体系中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它不仅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是个人(包括儿童、青年、成人)通过社区生活实现其****限度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目的而构成的以教育政策为中心的要素。终身教育理论的确立,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改变了将学校视为唯一教育机构的陈旧思想,使教育超越了学校教育的局限,从而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个空间。因此,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成人教育与学校教育并无轻重主次之分,都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也不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而是立足于成人的特点和成人的需要,是非强制的、自由的教育。

  2、县级电大是农村高等成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从我国现行的五级行政体制:“中央--省--市--县--乡”看,县乡一级从严格定义上属于农村范畴。虽然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尤其在东南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这一定义日益受到挑战,但总体来说,县一级多数经济还是不够发达,因此,还是应该划归农村范畴。

  县级电大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农村电大、基层电大。尽管当前高等教育大发展,但是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都聚集在中心城市,县一级除了基层电大和党校、农广校外,就没有其他正规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了。虽然也有一些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辐射到县一级招生、办学,但是,仍然还是依托奥鹏学习中心在基层电大办学的居多;而党校是在党委领导下培养教育党的干部的学校,县级党校担负的是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及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培训轮训任务,因此,不可能面向全县公民进行培训、教育;至于农广校,其学习对象是农民,主要任务是培训,从对象到任务都比较单一,因此,同样不可能面向全县公民进行系统地培训、教育。这样,县以下高等教育的空间就主要依靠县级电大来填补了。

  3、县级电大开放教育的形式符合农村终身教育的特点

  电大开放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广播、电视、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教育。她以举办高等学历教育为基础,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种形式办学,重点是面向地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培养各级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广大求学者提供终身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县级电大的办学目标就是禀承这一宗旨,把农村各类人员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的人才,使之在当地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因此,县级电大开放教育的这种办学形式,不论是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还是灵活性和实用性,都符合农村终身教育的特点。

  4、县级电大在农村终身教育中的地位显著

  农村富余劳动力多,下岗失业人员和社会待业青年也多。由于工业不发达,社会就业无法得到有力保障,社会闲散人员多了,自然就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大培训力度,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企业下岗职工以及待业青年组织起来,进行转岗或上岗所需的专业技术培训,增强他们就业或再就业的能力,而要完成这一任务自然离不开成人教育。这样,县级电大在构建当地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就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等因素,农村中有相当一些初、高中应届毕业生中、高考后无法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深造,但他们仍有能够继续学习、获得更高学历的愿望。而这只能依靠成人教育来弥补他们的缺憾。

  农村高等成人教育的实施主要依靠县级电大来进行,因此,县级电大在农村终身教育中,既是县域发展高等成人教育的龙头基地,又是当地现代远程教育的中心,也是社区教育的中心。

  三、县级电大在新形势下的使命

  1、认清形势,融入当地经济建设格局

  上世纪80年代,由于文革期间高等教育的“欠账”,和文革结束后高教资源的欠缺,作为一种“补偿性”教育形式,县级电大先后办过普专班、注册视听生、成人大专班等,为县域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清欠”任务的逐步完成,更由于各种高职院校、民办高校的大发展,学生升学的路子大大增加,接受高等教育已经不是稀罕事了,因此,电大的这种“补偿性”教育形式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县级电大要想在农村终身教育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当地经济建设之中,立足当地经济建设需要,运用教育手段,依靠科学技术,培养大批农业生产所需要的人才。

  比如在福建,建设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完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这是“海西”建设对人才培养确定的要求。把各类人员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使之在“海西”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福建省成人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福建电大的县级电大就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越条件,采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提高技能与提高修养并重的办学原则,在农村终身教育中,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人人享有优质教育,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努力奋斗,为“海西”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2、继续办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仍然是县级电大办学的首要工作

  在县一级,虽然高等教育的“清欠”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但是,由于经济问题等各种原因,仍有不少的应往届高中毕业生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些人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们迫切希望获得更高级别的学历文凭以提升自己在工作单位的地位;而那些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待业青年,由于竞聘工作的需要,也希望能够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这两类人,在县乡一级,为数还不少。因此,县级电大就应该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以满足他们继续学习或就业需要的文化需求,使他们在离开高中学校以后,又能获得成人高校的学习机会,从而使他们的终身教育不会就此暂告一段落。

  3、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是县级电大办学的重要任务

  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不强。县级电大要想在农村终身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就要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要达此目的,县级电大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应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对全体劳动者普遍开展适合当地生产需求的实用技术培训,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经济建设的有用之才,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农民持续增收服务,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4、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县级电大服务“三农”的具体任务

  村级是新农村建设的主阵地,却又是实施农村终身教育的“准盲区”,乡村农民科学技术知识普遍贫乏。县级电大要融入农村终身教育之中,就要开发好这个领域,占据这个市场,发展这个空间,使高等成人教育向广大农村延伸。为此,县级电大在实施农村高等成人教育过程中,就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宣布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面向农村,以服务农业、加强基层、富裕农民为目标,选拔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带头人和基层干部,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结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因为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水平,仅靠普通大学来培养显然是不现实的。县级电大掌握先进的网络教育技术,有丰富的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村经营等方面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满足义务教育后的农村学习者,包括农村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农业科技示范户,以及乡镇企业带头人、科技致富能手等对象的学习。为此,县级电大要把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作为服务“三农”需要,落实农村终身教育的重头戏来完成。

  5、深入社区,促进社区教育的蓬勃开展是县级电大融入农村终身教育的具体体现

  当前,县级以下的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对人才的需求非常紧迫。但是,社区的教育却几乎没有开展。社区内每年都有不少的初、高中毕业生由于未达到中考、高考的分数而落榜;也有不少的初、高中毕业生尽管上了录取线,并且已经被高一级学校录取,却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而无法到高一级学校深造;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完成了义务教育后就不再参加中考了。这类情况在乡村又更加突出。这些学生走上社会以后才发现学习的重要,也迫切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等因素,集体、私营企业倒闭等影响,社区内受教育较少的群体普遍面临下岗、待业的问题。这些人需要有关部门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为重新上岗或转岗创造条件。而在岗和离退休人员群体,他们也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接受更多的社会生活和生存能力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因此,县级电大要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高素质的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先进的现代化设施、丰富的教育资源,深入社区,通过整合社区的所有教育资源(包括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老年教育等等),为整个社区基础教育后的各种年龄、各种职业甚至没有职业以及退休的居民提供教育服务,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蓬勃开展。
   县级电大的条件尽管比不上省市电大,但是,只要能够主动融入农村终身教育之中,积极发挥应有作用,就一定能够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终身教育》http://baike.baidu.com/view/58186.htm?fr=ala0_1_1

2、《终身教育——21世纪的生存概念》http://ask.people.com.cn/ask/question.php?tid=1006&id=334894

3、《中国成人教育》http://www.eol.cn/20010827/208330.shtml

4、《对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创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考》:http://www.wenmi114.com/wenmi/zongjie/diaoyanbaogao/2007-01-23/200701234058.htm

5、福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      2007.2

6、教育部:《关于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的意见》             2005.3.17

7、葛道凯:《开放教育学习指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9.7

8、《电大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http://www.fjzjs.org.cn/content.asp?id=515

9、桂莉:《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http://www.dlteacher.com/crjy/html/

10、蒋建国:《建立农村区域性终身教育体系的构想》www.lujinbiao.cn/shequ/24.htm

11、李洛生 李灵秀:《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http://www.ilib.cn/A-QCode~qj200608021.html

12、袁亚云:《成人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继续教育》2010年第3期

13、易长发、李春峰《国内外成人教育现况及发展趋势论略论文》http://www.sucai.com/lunwenfile/10565.htm

14、程序:《中国农民终身教育的历史使命》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zyjsjy200520005.aspx

作者简介:

  曹振麟,男,1953年9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福建电大沙县工作站教研员,福建师大中文本科毕业,高级讲师,福建省三明市首届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曾任福建沙县职业中专学校副校长,三明市中学教师中级、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三明市职教研究会理事,三明中华职教社沙县社员小组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多篇论文在市、省及全国性评选中获奖和发表。

 
  • 上一篇文章: 构建以社区大学为龙头的三明市社区教育体系的初探

  • 下一篇文章: 浅谈终身教育的法制化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Friend link:coach handbags|nfl jerseys|Louboutin shoes|louboutin|>|ugg boots|>|bead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 三明中华职教社        站长:帆洲网络        页面执行时间:62.50毫秒